团内要闻
中国煤矿文工团赴云南保山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2020年09月25日   发布者:中国煤矿文工团

    

    2020年9月23日,中国煤矿文工团云南演出小分队一行40多人,在演出间隙专程来到云南保山施甸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全体演职人员通过丰富的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全面、深入地认识了杨善洲同志,走进了这位伟大而又平凡的“草鞋书记”的精神家园,深刻地感受到这位优秀共产党员一生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首先我们走进多媒体教室,接受了专题影像教学。我们了解到,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退休后,他谢绝到省会昆明养老的机会,回到家乡专心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在光秃秃的荒山上建起了5.6万亩莽莽林海,种下了一千二百多万棵树木,让荒芜的高山变成绿油油的大森林,为人民群众留下一座座金山银山。杨善洲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很多人在观看完视频之后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微信截图_20201015102200


    随后,文工团全体人员来到杨善洲墓园前,怀着崇敬的心情敬献了花篮,向杨善洲塑像鞠躬,深刻缅怀人民的老书记、好书记。刘中军书记带领党员和积极分子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的铿锵声音响彻在杨善洲同志奋斗过的山川大地,表达了我们对杨善洲老书记的深切怀念,也表达了全体人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信心和决心。

    沿着善洲小道,我们来到林场老场部参观杨善洲曾经住过9年的油毛毡房、老窝棚、老场部职工宿舍区,一起追寻当年创业者的足印。很多演员注意到,油毛毡房是漏雨的,宿舍里简陋的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而在桌子上,摆着最多的物品是防暑的藿香正气水、《森林经营学》书籍和熠熠生辉的共产党党徽。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地为民奉献了一生,我们瞻仰每一幅画面、拜读每一句箴言、感悟每一个故事,一个共产党员的公仆形象历历在目、久久驻怀。随后,我们又在故事碑林前聆听了杨善洲同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22年的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这些动人的事迹深深铭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微信截图_20201015102236



    来到杨善洲事迹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正中央的照壁,上面书写着“人民公仆杨善洲”七个耀眼的红色大字。在事迹展厅我们参观学习了杨善洲同志一生为民务实清廉的展板和他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在展厅结尾处,全体人员一齐大声朗读了杨善洲同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发自内心地歌颂人民公仆的为民情怀和伟大精神。

微信截图_20201015102245

      刘中军书记表示:“今天我们登上了大亮山,瞻仰、缅怀杨善洲老书记,受到非常大的震撼。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一定以杨善洲老书记为榜样,一心扑在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上,“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坚守的最基本原则,是我们终身坚守的原则。”党员代表宋阳、赵勍、戴蔚感慨地说:“杨善洲爷爷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也会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向杨善洲爷爷学习!”

微信截图_20201015102252


    这次教育活动,使党员们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员没有画像,但是共产党人有形象,杨善洲同志用一辈子刻画了这个形象。他有“甘露时雨,不私一物”的境界,有和老百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情怀,有“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坚守。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把理想举过头顶;为民服务,把宗旨烙在心里;勤政务实,把发展抓在手中;敢于担当,把责任扛在肩上;清正廉洁,把名利抛在身后。

微信截图_20201015102258

    这次参观学习,也是中国煤矿文工团一次艺术采风、体验生活活动,通过实地接受教育,激发艺术创作灵感,接受思想教育,在讴歌英雄题材上创作出真正感人的优秀作品。中国煤矿文工团正在规划明年建党100周年作品的创作,这次教育活动将为明年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信截图_20201015102304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杨善洲精神已经在中国煤矿文工团每一个人的心中扎根发芽,也必将开放出灿烂的思想之花、理想之花。






(撰稿:赵勍   摄影:刘鸿韬、戴蔚   编辑:杨天昊)





分享到: